时间:2021-12-12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扁平疣医院治疗 http://m.39.net/news/a_8605173.html

贵州岑巩县“特惠贷”助力贫困户发展产业

近日,贵州省岑巩县信用联社深入水尾镇腊岩村开展“千企帮千村”行动,对贫困群众宣传讲解“特惠贷”知识,帮助他们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难题。

近年来,该县信用联社推出“特惠贷”金融产品,让建档立卡贫困户不需要抵押,就可以获得政府贴息三年的5万元贷款,切实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产发展难题。

在平庄镇信用联社,贫困户旷光祖正在询问自己申请的“特惠贷”办理情况。工作人员告诉他“特惠贷“款项已经发放到他的卡上。

“特惠贷就是比较快,我才一个赶场天就办好了。”旷光祖如是说。

前几年,旷光祖一直在外打工,年,他回家看到家乡搞产业发展,也决定在家搞个养牛产业。一年下来,他出售10余头牛,盈利12万元。看着收益不错,旷光祖打算扩大养殖规模,却在资金方面犯了难。村里得知他的情况后,向他宣传“特惠贷”政策,他就抓紧申请办理“特惠贷”手续。

随着脱贫攻坚的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像旷光祖这样返乡创业的贫困户越来越多,通过“特惠贷”发展致富的贫困户也越来越多,政府贴息贷款切实帮了大忙。

为加大“特惠贷”金融帮扶力度,该县信用联社不断深入全县各乡镇村开展“千企帮千村”行动,帮助贫困户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资金难题。

年,该县农信联社为贫困户发放“特惠贷”资金共计万元,个人结对帮扶慰问资金元,累计全年慰问留守儿童及孤寡老人44人次,并筹集捐赠资金2.7万余元用于改善贫困村寨交通条件。(通讯员杨元彬尚潘婷)

——摘自《西南商报》

岑巩:“产城互动”激发城乡经济发展新动力

宽敞笔直的市政大道,车辆忙碌的工业园区,高楼林立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亮丽的学校书声琅琅……走近岑巩县城北新区,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正是该县推进“产城互动”激发城乡经济发展新动力的一个缩影。

“我这辈子都想不到,感谢政府的惠民政策,让我从深山搬进城区,不仅能到工业园区打工创收,而且还可照顾老人。”说起“产城互动”带来的实惠,该县大有镇中洞村中洞组的易地扶贫搬迁户伍春海高兴地说,如今他搬出大山,到城北新区亚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通过到工业园区打工,月创收近元,早已摘掉“穷帽”。

近年来,该县围绕工业强县、城镇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战略,利用城郊无耕地、无搬迁、无林地“三无”土地建成了经济开发区,总面积30.23平方公里,加强了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年,该县实施了城市亮化提升工程、思州古城综合开发等项目23个,计划总投资91.59亿元,实施了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户、公租房建设套,完成搬迁户人,完成了水尾示范小城镇建设配套项目12个,在农村完成危房改造户,建成小康房户、示范村2个。同时,全县实施重点项目73个,完成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9亿元,新引进打火机制造、电线电缆、装饰材料、中药饮片等工业项目23个,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5亿元,增长13.9%。

通过“产城互动”激发了城乡经济发展新动力,目前,岑巩经开区入驻企业85户,吸纳就业余人,去年实现总产值.3亿元,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元和元,分别增长11.4%和13.2%,小康实现程度预计达91%。(张能秋)

——摘自《贵州政协报》

用活区位优势打造休闲旅游目的地——岑巩县发展全域旅游纪实

近年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用好用活区位优势,努力打造“一城、一府、一寨、一峡谷”四张旅游名片,引导游客“先游思州,再游贵州”,打造国内外知名山地康养休闲旅游目的地。

岑巩县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捷,紧邻国家自然保护区梵净山和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及凤凰古城,点线结合组成特色独具的区域旅游优势。境内有龙江河、龙鳌河、舞阳河3条大河,自然风光和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年,该县旅游总收入4.02亿元,增速66.8%;旅游总人数为61.64万人次,增速51.8%;两项增速均为全州排名第一。

01

全力培育旅游业态优化旅游环境

岑巩县围绕“一城、一府、一寨、一峡谷”四张旅游名片,建设了一批关键性、标志性、示范性的旅游项目。重点打造“思州国际温泉城”,开发温泉疗养洗浴、滨江温泉风情街、自驾车营地、水上乐园、温泉度假村、温泉酒店等业态,打造国内外知名的5A级健康养生目的地;打造“思州府”景区,修复思州府衙、府衙大街、古思州八景、10公里思州文化长廊等,打造知名的3A级古镇景区;打造“马家寨景区”,建成陈圆圆归隐文化园、非物质文化风情园、特色观光农业体验园,着力打造3A级农文旅一体化特色景区;高品位综合开发“黔东南大峡谷”旅游项目,开发峡谷探险、悬崖过山车、峡谷高空蹦极等现代旅游产品业态,打造区域性独具特质的4A级旅游产品和旅游精品。

该县出台旅游优惠扶持政策配套,壮大一批区域性骨干旅游企业,支持社会资本发展乡村旅游,培育一批小微企业,促进全县旅游景区企业、旅游接待服务、旅游商品开发销售等方面的企业及其它旅游市场主体发展。同时,按照星级标准基本建成温泉酒店,建成10家乡村客栈,进一步完善旅游地接服务,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快捷、人性化服务。

此外,围绕古法造纸、思州石砚、傩面具等民族民间工艺,扶持旅游商品企业,开发民族工艺品种类。

02

加速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岑巩县以全县“项目建设年”为抓手,按照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内通外联的要求,完善现代交通、旅游服务中心、房屋风貌、厕所、宾馆酒店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为实现旅游业持续井喷式增长创造条件。

同时,该县按照“六个精准”要求,依托重点景区工程建设和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把发展旅游与大扶贫有机融合,扎实推进旅游扶贫工作。该县着力加快乡村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整合资金抓好乡村旅游特色村寨道路、饮水、厕所、停车场、垃圾处理、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资金引导和扶持,发挥旅游扶贫示范带动作用,打造大有腊恰畈、天马苗落、注溪周坪等旅游扶贫示范村,在全县进行推广;培育一批乡村旅游品牌,围绕传统手工艺优势突出的特色旅游商品,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古法造纸、思州石砚等传统手工业,形成特色产业,带动扶贫,并鼓励各类旅游市场主体大力开发富有岑巩特色、覆盖面广的旅游商品。

03

强化旅游宣传拓展招商引资渠道

岑巩县围绕十三届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举办,全力推进旅游宣传暨招商引资推介活动,有效提升该县旅游产品知名度。

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该县积极筹备,拟重点在重庆、成都等客源地开展专项旅游宣传暨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州级以上媒体、《黔东南日报·思州岑巩》版、岑巩县电视台、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