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69966.html 说到鸡尾酒,您大概喝过什么猫爪、螺丝钻、自由古巴、长岛冰茶,这些玩意儿要是和毛熊国的鸡尾酒一比,可就弱爆了。我们先瞧两款战斗民族的鸡尾酒配方: 日内瓦精神白丁香香水50克脚汗药50克日古利啤酒克醇溶清漆克女共青团员的眼泪薰衣草润肤露15克马鞭草花露水15克森林水花露水30克指甲油2克漱口液克苏打水克这可不是我瞎编的,它们出自一本叫《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的俄国小说,这也不是作者瞎编的,这些原料里大多含有酒精,在毛熊国那是真有人当酒喝的,当然那绝对不是一般段位的酒鬼,怎么也得是和小说作者叶罗菲耶夫同一级别的。 《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诞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最早是在以色列出版的(年),渐渐在欧美和苏联流传开来,最初被用来劝人戒酒,慢慢地却成了“后现代经典”。据说有30多种国际版本,日文注释版足足比原作厚了三倍(书中典故很多,注释非常必要)。前些年,俄国的剧团还把它带到了北京人艺的舞台——要说演酒鬼,谁也敌不过战斗民族。 这是一本high大了才能写出来的书,据统计书里提到了五十多种酒,还有一种说法是“俄罗斯优秀的人中有五分之四一边喝酒一边读叶罗费耶夫”,不知道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维涅季克特(爱称维涅奇卡,作者把自己的名字给了主人公)用统计图表绘制了同志们喝酒的情况,被撤职,他乘火车去距莫斯科多公里的小城佩图什基看望情人和儿子,一路上都是酒鬼的胡言乱语和奇思妙想,上天入地把历史和现实统统吐槽一遍,酩酊大醉的主人公错过了车站,又被环形火车带回莫斯科,几个莫名其妙的人疯狂地追逐他,向他举起了锥子…… 此书作者全名维涅季克特·瓦西里耶维奇·叶罗菲耶夫,不用说,不是一般人。他本来考上了莫斯科大学语文系,读了一年半,因逃课和不参加考试被除名。之后,他又考进过一大堆高校,结果都是开除。他当过装卸工、石匠小工、烧炉工、酒瓶收购员、地质钻探工、图书管理员、仓库保管员等等,他毕生的事业,其实是当一个酒鬼,写一本俄罗斯的酒国圣经——就是这本《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 我国学者余一中先生拜访过叶罗菲耶夫,那时候他做了喉癌手术,喉咙上还留着开放性的刀口,盖着一块纱布。余先生劝他别喝了,否则不利治疗,作家是这么回答的:“我是俄罗斯人,我是维涅奇卡,我怎么能不喝酒呢?我劝你也和我一样放开来喝,否则,你就读不懂《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 叶罗菲耶夫年去世,活了52岁。据说一年中的某一天,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的火车会迎来一些诗人和艺术家,他们以乘车来纪念叶罗菲耶夫的诞辰,想来那一路上也必须开怀畅饮。 附带说明一下,《从莫斯科到佩图什基》的中译本已经出了,不过穿插在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