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停止经营班婷复颜美白祛斑霜等化妆品的通告(年第94号)》。经查,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标示名称为班婷复颜美白祛斑霜的化妆品未经注册或者备案;标示名称为唯尚颜臻颜多效祛痘膏的化妆品,其标签上标示的生产企业广州悠芙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否认生产过该化妆品。 为保障公众用妆安全,净化化妆品市场,依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国家药监局要求各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相关经营企业立即停止经营上述化妆品。此事一出,化妆品安全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一时间引发舆论探讨。 化妆品行业市场乱象层出不穷 近日,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对中国化妆品产业进行了全面分析,发布了《年中国化妆品用户调研与发展预判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化妆品产业保持稳定增长,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元。化妆品市场广大的发展前景,吸引无数品牌企业竞相发展,但是繁荣的背后,市场乱象也频频发生。 (1) “干细胞”促再生,新兴概念滋生美容乱象 近几年,“干细胞”化妆品概念可谓是炙手可热,推出的产品也是畅销无比。干细胞是什么?简单来讲,干细胞是一类具有无限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理论上能够不断补充体内死亡细胞。 各类商家声称“干细胞”化妆品能够从外部干预促进细胞再生,甚至表示能够抗衰、抗癌、美容,成为化妆品行业屹立不倒的概念“神话”,炒了几年,火了几年,甚至在许多APP中,不少用户亲身体验宣传干细胞疗法。 今年8月,国家药监局明确表示,“干细胞化妆品”是个伪概念,宣扬干细胞疗法抗衰、抗癌、美容等都是虚假违法广告,国家卫生部门从来没有批准过。目前,干细胞的美容作用还不能用于临床,大部分涉及此概念的都为虚假宣传。 (2) “可食用”儿童化妆品是忽悠还是事实? 随着颜值经济不断发展,化妆品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成人化妆品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不少商家又将目光迅速转向儿童化妆品市场。 据相关数据显示,年儿童彩妆类消费同比增长了%,儿童护肤类消费同比年增长%,巨大的经济效益驱使商家推出各式各样的“儿童口红”“儿童眼影”“儿童指甲油”等。五颜六色的儿童套装礼盒受到部分小朋友喜爱追捧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困扰。 打开电商平台,不少品牌在广告中以“产品安全可食用”、“产品采用食品级原料”进行产品宣传,让家长们相信产品十分安全,即使孩子吃进口中也没事。但事实却是,这些产品根本没有安全参考标准。 在好奇心的趋势之下,儿童模仿大人,将这些“化妆品”涂在脸上,甚至吃进嘴里,无法得到任何安全保障。更别说有些化妆品只是打着“食品级”的旗号,在其中添加荧光剂、着色剂等化学成分,对于皮肤娇嫩的儿童来说,非常容易引起过敏、皮炎等不良反应。 (3) 全网掀起“刷酸”风潮盲目刷酸致烂脸 刷酸,这两年在医美以及美容行业,风头正盛。不少头部网红博主宣称刷酸能够祛黑头、淡化细纹以及对脸上的痘痘、痘印都具有缓解改善作用,让皮肤变得光滑又细嫩。成功刷酸,让皮肤变得细腻白净的人不在少数,但是有人盲目跟风,不遵循医嘱规范,最终却导致烂脸。有些人更是因为刷酸浓度过高,对皮肤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性伤害。 今年8月11日,国家药监局网站刊登了名为《科学认识"刷酸"美容》的科普文章,文中提及了刷酸治疗和使用含酸化妆品两个概念。其中明确指出:所谓的"刷酸"其实是一种化学换肤术,"刷酸治疗"需医院或诊所,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其所使用的"酸"并不是化妆品。部分含酸化妆品能够实现一定的清洁、去角质等功效,但与"刷酸治疗"有着本质区别。 新规出台规范市场打击化妆品行业乱象 化妆品相关虚假宣传处罚层出不穷,知名品牌也频频被曝出问题,可见化妆品行业乱象亟待整治。为保证化妆品质量安全,促进化妆品产业健康发展。国家药监局网站发布《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年1月1日起施行。 公告围绕关于化妆品生产许可、关于化妆品生产管理、关于化妆品经营管理三个问题展开。其中在关于化妆品生产管理中提到,自年1月1日后生产的每批次产品留样并记录。 留样应当保持原始销售包装且数量满足产品质量检验的要求。委托生产化妆品的,受托生产企业也应当按规定留样并记录。境外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应当对其进口中国的每批次产品进行留样,样品及记录交由其境内责任人保存。 儿童化妆品市场乱象频生,为了保障儿童使用化妆品安全,国家药监局针对儿童化妆品正式发布《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并开始对儿童化妆品独立监管。 婴幼儿和儿童皮肤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生理特点,他们皮肤细滑娇嫩,免疫功能尚不成熟,对外来物质更加敏感,容易受到损害。因此,国家药监局对儿童化妆品有更严格的监管要求和技术标准。 此次出台的《规定》明确儿童化妆品配方设计应当遵循三大原则:即安全优先原则、功效必需原则、配方极简原则。《规定》还首次提出,儿童化妆品标签不得标注“食品级”“可食用”等词语或者食品有关图案,儿童牙膏也按此规定管理。按照《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违法生产、销售、宣传儿童化妆品的可给予行政处罚、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还应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和《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等系列新规也相继出台,表明监管部门对化妆品的管理越来越严格,化妆品安全问题进一步得到保障。 保障化妆品安全,还需多方共同助力 国家出台政策,大力整治不良的化妆品市场现象,有针对性地介入监管,对于化妆品行业起到良好的规范作用。完善的监管措施为加强化妆品监管提供法制保障,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 其次,相关部门应加大化妆品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发挥网络、电视等媒体平台作用,加大对本行政区域内化妆品生产经营者、化妆品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普及化妆品选购与使用常识,引导公众正确认识和妥善应对化妆品不良反应,引导消费者理性选购、合理用妆,切实保证未成年人的用妆安全。 最后,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势在必行,从源头上解决用妆隐患问题。社会需合力督促企业严格管控化妆品原辅料质量,强化全过程质量管理,加强不良反应监测,确保化妆品安全。 结语 颜值经济迅猛发展,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消费水平的提升,化妆品行业焕发出蓬勃生机。但是,在化妆品市场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我们需要打击商家不正当竞争以及劣质化妆产品,维持和谐稳定的市场秩序。 化妆品安全问题与消费者的健康息息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