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28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美甲

在许多清宫大戏中

都是妥妥的C位

后宫的娘娘们

恨不得把整个世界都搬到护指套上

要知道,女人的手等于第二张脸

要做一个精致的猪猪女孩

万万是不能在美甲这块儿懈怠

让我们向古人讨讨经验学习

如何做一个精致girl吧!

而在当今社会中

姑娘们对于美甲的热爱

也仍然没有丝毫消退

年轻的姑娘们,能在美甲店里

为了指尖那点颜色,消磨掉大把时光

当然,还有大把金钱

但要真倒推起来

美甲之风,可以说是源远流长

早在商周时期

就有女子将橡胶、蛋白、明胶和蜂蜡混成光漆

再掺入金属粉末,DIY指甲油

不过,这样的指甲油原料贵重

所以商周时,只有白富美才能涂指甲

而且,周朝时

指甲油还分为VIP和SVIP

皇亲国戚可以涂黑色、红色等浓丽的色彩

普通贵族就只能涂淡色

《孝经》上说: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故而古人非常重视指甲

蓄甲之风盛行

而女子蓄甲更会显得十指纤纤

因此,当时的女子,不论身份

上到贵妇,下至贫民窟女孩

都留指甲,有的甚至能有好几厘米长

据《陈书·高祖章皇后传》记载

南朝有位章皇后,冰雪聪明,仪容俏丽

指甲长五寸,也就是16厘米

章皇后有一个神奇的技能点

每当丧事发生

她就会有一个指甲折断

“少聪慧,美容仪,手爪长五寸,色并红白,每有期功之服,则一爪先折。”

——《陈书·高祖章皇后传》

唐朝时,不仅精致的女孩做指甲

精致的男孩也做指甲

敦煌壁画初唐第窟北壁《维摩诘经变》中

文殊菩萨座下方帝王前的二大臣头插羽毛

正兴致勃勃地交谈着

其中一人双手指甲涂有黑色

有些学者认为,这黑色

最初应该是红色

因为长期氧化,渐变成了黑色

初唐第窟北壁维摩诘经变·大臣

而用凤仙花染指甲的风俗

也是唐代就已经有的

据《古今事务考》所说

杨贵妃出生时,就自带玛丽苏光环

她的手指甲和脚趾甲

天生就是漂亮的红色

被叫做“白鹤精”

宫中女子纷纷想要get贵妃同款红指甲

于是便用凤仙花染甲

“唐杨贵妃生而手足爪甲红,谓白鹤精也。宫中效之,此其始也。”

——王三聘《古今事务考》

凤仙花,也叫“蔻丹”

据《本草纲目》的记载

它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所以适合染色

其实,凤仙花还能抑制真菌

用它染甲,还可以顺便治一下灰指甲

张熊凤仙花图扇页及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有个叫周密的

记录了用凤仙花染甲的方法

先采摘凤仙花,选出红色的

把它们捣碎,加入少许明矾

把凤仙花的汁液敷在指甲上后

用布条缠住指甲过夜

这个步骤,还得重复三四次

指甲才能深红,洗不掉

“凤仙花,红者捣碎,明矾少许,染指甲,用片帛缠定过夜,如此三四次,则其色深红,洗涤不去。”

——周密《癸辛杂志》

就做一个基础款的单色指甲

居然得花三个晚上

想要做一个精致到指尖的女孩

可真不太容易

用凤仙花染甲的风俗

到了清代仍旧盛行

“凤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开之候,闺阁儿女取而捣之,以染指甲,鲜红透骨,经年乃消。”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此外也有利用指甲花来染甲的做法,很多人以为凤仙花与指甲花是同一样事物。但其实两者是有很大分别的,在《本草纲目》中就有很详细的记载:「指甲花,有黄白二色,夏月开,香似木犀,可染指甲,过于凤仙花。」清代李调元的《南越笔记》中也有记载「指甲花似木樨,细而正黄,多须葯。一花数出,甚香,粤女以其叶兼矾石少许染指甲,红艳夺目。」指甲花一名,会使大家觉得它的使用方式和凤仙花差不多。但其实指甲花叶子的汁液才是染甲的主要材料,这也是指甲花与凤仙花最大的分别。现在我们知道指甲花含有一种红橙色的染料分子,其中又以叶子的含量较高,所以用指甲花叶子的汁液来染甲效果更好。

画中两位小姑娘正在用凤仙花染指甲

在《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晴雯生病了,叫了一位姓胡的太医看病

晴雯伸出手来

手上有两根两三寸长的指甲

还有凤仙花染过的痕迹

“这里的丫头都回避了,有三四个老嬷嬷,放下暖阁上的大红绣幔,晴雯从幔中单伸出手来。那大夫见这只手上有两根指甲,足有二三寸长,尚有金凤仙花染的通红的痕迹,便回过头来。”

——《红楼梦》

《红楼梦》剧照

清朝的闺蜜

也已经一起约美甲局了

甚至成为端午、七夕的过节必备环节

“七夕,妇女采凤仙花捣染指甲,红如琥珀可爱。”

——《闻见偶录》

“七月七日侵晓妆,牛郎庙中烧股香。君不见东家女儿结束工,染得指甲如花红。斜簪茉莉作幡胜,鬓影过处绕香风。”

——洪亮吉《十二月词之七》

不过,用凤仙花染甲

也并非人人都能接受的

清朝钢铁直男李渔

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吐槽用凤仙花染甲太俗

直男先生的理由是

涂指甲时,会有一部分涂到手指上,不好看

而且随着指甲的生长

指甲不能保持全红

“况所染之红,又不能尽在指甲,势必连肌带肉而丹之,迨肌肉退清之后,指甲又不能全红,渐长渐退,而成欲谢之花矣。始用俑者,其俗物乎!”

——李渔《闲情偶寄》

染甲不足奇 大家闺女必备指甲套

染甲在古代十分流行,但仅仅是染甲,似乎并不能满足女人爱美之心。头上有头饰,颈上挂着项鍊,手上自然也应该有着配饰,除了一般的手鍊,古代的女性还会戴指甲套。而这点从早期的清宫剧始祖《还珠格格》、《后宫甄嬛传》到近期火热的《延禧攻略》、《如懿传》等,都能看见它的踪迹。

为什么会出现指甲套这种装饰呢?这就要说到古代女性留长指甲的习惯了。古代女性需要操持家务,留着长指甲会十分不方便。但是大家闺女就没有这个问题,所以她们就习惯留长指甲以展示自己的身份。渐渐古代女性就以长指甲为美,《红楼梦》第七十七回中写了这么一幕「晴雯拭泪,把那手用力拳回,搁在口边,狠命一咬,只听咯吱一声,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咬下。」能够将指甲咯吱咬下,其长度可想而知。

这么长的指甲,也需要好好保护,于是指甲套应运而生。指甲套的原型是古代的琴拔,古代女性在弹奏古琴会戴着琴拔以保护手指。在内蒙古准格尔旗战国墓、吉林榆树大坡老河深汉墓都有出土这样的琴拔。后来明清时期将这种指甲套加以改进,使其更具装饰作用。特别是清代皇室对饰物甚有追求,促使指甲套用料越发华贵,品相越趋精美。

清银鎏金累丝嵌珠石指甲套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的指甲套有很多不同的材质,当中以金属、玉石最为常见。指甲套一般长约四寸多,细长略弯曲,指端尖细,背面通常镂空,用于通气。表面会纹上以花卉、古钱、桃蝠、喜寿字等吉祥纹样。晚清时,护甲套的款式越见奢华,往往镶嵌上名贵珠石。而指甲套的作用除了保护长指甲不被损伤之外,戴上后可增加手指的纤细感和修长感,当时的贵族女性都十分喜欢。例如慈禧就十分钟爱指甲套,在现存慈禧的照片上都能看见指甲套分别在右手的中指和小指上戴着三寸长的金护指,和左手亦有两个指头戴有同样长的玉护指。在清道光朝绘的《喜溢秋庭图》中,后宫妃嫔都会佩戴护甲套,以示其尊贵身份。

古代物质不及现代丰富,但无阻女人爱美之心。为了一双纤纤玉手,她们想尽办法,使其亮艷生辉。不论是取材自然的染甲,还是的精工制作的指甲套,论起古代女性的华美奢贵,恐怕只有更甚现代而无不及。

Wuli时尚达人慈禧太后

就非常喜欢戴指套

指套能够显得双手修长

同时也能显示她的威严

慈禧太后便服像屏

清时

指套的样式和材料都有了很大变化

纹饰极为华美

除传统金银铜等金属外

掐丝珐琅,玻璃等材料的首饰也逐渐盛行

乾小四就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珐琅器爱好者

乾隆时期护指器种繁多

制作精致,釉色鲜艳

晚清时

护指套的华丽到达了一个顶峰

慈禧太后非常爱惜她的指甲

为了保护她的指甲

她每天都会用温水浸泡

并且用剪子修理

然后根据心情

pick一支指甲套,戴罩在手指上

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精致

“右手罩以金护指,长约三寸。左手两指,罩以玉护指,长短与右手同。”

——德龄《清宫二年记》

千年时光匆匆

改变的是生活环境

不变的

是姑娘们的一颗爱美之心

姑娘们,学到了吗?









































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正规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最好


------分隔线----------------------------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